中国煤炭地质

2014, v.26;No.181(08) 34-38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沁南地区太原组页岩气成藏的构造控制
Structural Control of Taiyuan Formation Shale Gas Reservoiring in Southern Qinshui Basin

朱炎铭,周晓刚,胡琳

摘要(Abstract):

沁水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区域内广泛发育的晚古生代海陆过渡相地层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针对沁水盆地南部地区复杂的页岩气地质条件,以构造演化为主线,以太原组为目的层,结合野外地质观测,探讨了沁南地区构造对太原组页岩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沁水盆地南部主要以两大褶皱带和两大断裂带为特点;目的层大部分泥页岩富含有机质(TOC>1.5%),成熟度已超过2.5%,处于高-过成熟阶段,已经进入干气窗,生成了大量的热成因甲烷。海西期以来,目的层经历了2次沉降埋藏、3次抬升剥蚀作用,燕山中期岩浆热作用促进了泥页岩的生烃作用,为页岩气富集成藏奠定了物质基础。

关键词(KeyWords): 页岩气;构造控制;太原组;沁南地区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41272155)

作者(Author): 朱炎铭,周晓刚,胡琳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