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地质

2016, v.28;No.203(06) 58-64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水化学与灰色关联度法在煤层气井产出水水源判别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Hydrochemical and Gray Correlation Methods in CBM Well Produced Water Source Discrimination

黄少华,邹婧,韩杰,毛小平

摘要(Abstract):

柿庄南区块排采15号煤层的煤层气井面临产出水量大、排水降压困难,水源判别不清的问题。通过常规离子和氢氧同位素测试,分析了煤层气井产出水及潜在来源水的水化学特征。结果显示,煤层气井产出水显示高矿化度特征,水质类型主要为Na-HCO_3·Cl型和Na-HCO_3型,个别为Na-Cl型;δD值为-85.5‰~-80.0‰,平均-83.2‰,δ~(18)O值为-11.8‰~-10.2‰,平均-11.2‰,说明地下水的初始来源为大气降水。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及稳定同位素特征判别了煤层气井产出水的水源,得出与产出水关联度最高的为15号煤层水(0.72~0.87),其次为顶板灰岩水(0.5~0.89),最小为地表水(0.43~0.6)。其中,产出水中煤层水占73.3%~95.3%,顶板水占4.7%~26.7%。提出了应加强顶板灰岩裂缝展布的研究,阻止灰岩水对15号煤层的越流补给的建议。

关键词(KeyWords): 柿庄南区块;煤层气井产出水;水源判别;水化学特征;氢氧同位素;灰色关联度法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产水/弱含水煤储层特性排采动态变化”(2011ZX05034-003);; 部级核能开发科研项目“准噶尔大型叠合盆地地浸砂岩型铀矿预测技术研究”联合资助

作者(Author): 黄少华,邹婧,韩杰,毛小平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