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煤炭地质勘查工作的发展方向——“三个地球”建设New Era Co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Development Orientation——the “Triple Earth” Construction
王佟,赵欣,林中月,孙杰
摘要(Abstract):
新时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煤炭地质勘查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投身"透明地球""美丽地球"和"数字地球"建设是新要求下的发展路径。文章介绍了"三个地球"建设的由来、内涵和基本要求,并针对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内容和服务领域,提出了"三个地球"建设的九大重点发展方向和内容。认为:"透明地球""美丽地球"和"数字地球"是一个有机整体,当前和今后煤炭地质工作的开展都是"三个地球"建设的具体体现和贯彻。
关键词(KeyWords): 煤炭地质;发展方向;透明地球;美丽地球;数字地球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能源局“国家大型煤炭基地开发潜力研究”资助项目;;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新时代生态地质勘查模式研究”资助项目
作者(Author): 王佟,赵欣,林中月,孙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Graham Carr,et al.“玻璃地球”———穿透覆盖层勘查的地球化学前沿[J].国土资源情报,2002(12):46-50.
- [2]刘树臣.发展新一代矿产勘探技术———澳大利亚玻璃地球计划的启示[J].地质与勘探,2003,39(5):53-56.
- [3]吴冲龙,刘刚.“玻璃地球”建设的现状、问题、趋势与对策[J].地质通报,2015,34(07):1280-1287.
- [4]何淑贞,王日远.数字地球———知识经济的巨大信源库[J].中医药导报,1999(12):35-37.
- [5]赵平.新时代煤炭地质勘查技术及发展方向思考[J].中国煤炭地质,2018,30(04):5-8.
- [6]彭苏萍.煤炭资源强国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23-98.
- [7]袁亮,张农,阚甲广,等.我国绿色煤炭资源量概念、模型及预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8,47(1):1-8.
- [8]王佟,张博,王庆伟,等.中国绿色煤炭资源概念和内涵及评价[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7,45(1):1-8.
- [9]彭苏萍.煤炭资源与水资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 [10]武强,申建军,王洋.“煤-水”双资源型矿井开采技术方法与工程应用[J].煤炭学报,2017,42(01):8-16.
- [11]夏学惠.中国主要化工矿产成矿区带及找矿远景[C]//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昆明,2013:79-83.
- [12]李德威,王焰新.干热岩地热能研究与开发的若干重大问题[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5,40(11):1858-1869.
- [13]叶建平,陆小霞.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现状和技术进展[J].煤炭科学技术,2016,44(1):24-28.
- [14]吴传芝,赵克斌,孙长青,等.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研究现状[J].地质科技情报,2008,27(1):47-52.
- [15]黄朋,潘桂棠,王立全,等.青藏高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预测[J].地质通报,2002,21(11):794-798.
- [16]赵平.新时代生态地质勘查工作的基本内涵与架构[J].中国煤炭地质,2018,30(10):1-5.
- [17]程光华,苏晶文,杨洋,等.新时代地质工作战略思考[J].地质通报,2018(7):1177-1185.
- [18]王双明,杜华栋,王生全.神木北部采煤塌陷区土壤与植被损害过程及机理分析[J].煤炭学报,2017,42(1):17-26.
- [19]谢和平,高峰,鞠杨,等.深地煤炭资源流态化开采理论与技术构想[J].煤炭学报,2017,42(03):547-556.
- [20]油新华,何光尧,王强勋,等.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隧道建设,2019,39(02):7-22.
- [21]彭芳乐,乔永康,程光华.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现状、问题与对策[J].地学前缘.2019,36(03):57-68.
- [22]郭衍敬.“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煤炭经济发展路径思考[J].煤炭经济研究,2017,37(02):37-41.
- [23]王佟,邵龙义,夏玉成,等.中国煤炭地质研究取得的重大进展与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J].中国地质,2017,44(2):242-262.
- [24]储征伟,杨娅丽.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现代测绘,2011,34(1):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