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地质

2022, v.34;No.288(10) 1-8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华北盆地石炭纪—二叠纪煤与煤层气耦合成矿-成藏规律
Coal and Coalbed Methane Coupling Metallogenic Accumulation Formative Law of Carboniferous-Permian North China Basin

程爱国,郭爱军,陈美英,孙杰,龚汉宏

摘要(Abstract):

煤的聚积、变质成矿的过程也是煤层气储集和成藏过程,存在密切的耦合关系。华北盆地石炭纪—二叠纪聚煤作用表现为垂向上富煤单元的周期性分布和横向上富煤带由北而南迁移,富煤带分布是富气带形成的基础。煤级分布与煤层含气量、资源丰度具有显著的耦合关系,高煤阶煤分布区往往也是煤层含气量大和高丰度资源分布区。华北煤系变形呈环带状,外环带发育逆冲推覆构造;弱挤压中环带多为推覆-褶皱构造样式;内部稳定区构造变形较弱,多为大型坳陷型和断坳型构造样式。华北东部活动区构造以多次反转的伸展断陷、裂陷控煤构造为特点。坳陷型、断坳型、推覆褶皱型、伸展断陷型煤与煤层气成矿耦合成矿成藏类型,坳陷型、断坳型煤层含气性好,资源丰富;推覆褶皱型煤层含气性中等,变化大;伸展断陷型煤层气大量逸散,含气量低,资源贫乏,多因素的系统和耦合作用,构成了华北煤与煤层气耦合成矿成藏模式。

关键词(KeyWords): 耦合成矿-成藏;煤炭和煤层气;华北盆地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中国矿产地质志”(DD20221695)

作者(Author): 程爱国,郭爱军,陈美英,孙杰,龚汉宏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