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地质

2017, v.29;No.215(06) 20-24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陆表海盆地不同海侵背景下黏土岩特征及其应用价值——以枣庄陶枣煤田为例
Features and Application Value of Epicontinental Sea Basin Claystone under Different Transgression Settings——A Case Study of Taozao Coalfield,Zaozhuang

张艺,吕大炜

摘要(Abstract):

采用煤地质学、煤地球化学及沉积学方法,对枣庄陶枣煤田早二叠纪13、14和17煤层及底板黏土岩进行采样测试发现:不同煤层底板的黏土岩质量存在着差异,13、14煤为海退形成煤层,其黏土岩高岭石、伊利石含量相对较低,石英含量较高,形态多呈尖棱状。17煤是海侵形成,其黏土岩高岭石、伊利石含量相较高,石英含量较低,形态多为次圆状,化学风化指数(CIA)在84.26%~92.18%,平均为88.22%,受到的化学风化作用较弱,黏土质量更好;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黏土岩SiO_2含量为40.61%~63.91%,Al_2O_3含量为21.52%~42.92%,碱金属及其他氧化物含量较低,且Fe_2O_3含量为0.48%~2.98%,TiO_2含量为0.31%~1.32%,在耐火材料工业达到一级品位,有利于深加工应用。该研究结果为煤系共伴生矿产开采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KeyWords): 陶枣煤田;黏土岩;海侵;地球化学特征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5JL016)资助

作者(Author): 张艺,吕大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