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地质

2010, v.22;No.129(05) 14-17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吉林营城盆地构造演化与聚煤规律
Structural Evolution and Coal-accumulating Pattern in Yingcheng Basin, Jilin

沈萍

摘要(Abstract):

松辽盆地群是我国最大的油气聚集区,营城盆地位于其东部,是松辽盆地群中一个典型的聚煤盆地。松辽盆地群基底构造及构造演化控制着营城盆地的演化和聚煤作用。营城盆地含煤层序为SE3层序,相当于沙河子组,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体系域:盆地充填体系域、盆地扩张体系域和盆地萎缩体系域。聚煤作用发生在盆地扩张体系域,为盆地扩张超覆沉积阶段的产物,发育Ⅰ~Ⅲ煤层组。Ⅲ煤层组厚度大,煤层稳定,几乎全区发育,是盆地初始充填体系域和扩张体系域转化期的产物。富煤带分布于上家—饮马河东西向隆起带,呈EW向展布,煤层向凹陷区分叉、尖灭。盆缘断裂构造的差异活动以及盆地构造演化是聚煤作用的主控因素。

关键词(KeyWords): 聚煤作用;构造演化;营城盆地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沈萍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