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地质

2014, v.26;No.174(01) 10-15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黄县盆地古近系煤与油页岩共生组合类型及发育特征
Paleogene Coal and Oil Shale Paragenetic Association Types and Development Features in Huangxian Basin

刘莹,刘海燕,吕大炜,李增学,王东东,王平丽,蔺兴旺

摘要(Abstract):

黄县盆地是我国东部重要的煤与油页岩资源赋存区。采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及构造地质学等多种学科研究方法,对黄县盆地煤与油页岩组合类型进行研究,并在层序地层格架下分析不同组合类型的沉积环境演化,这对于该区煤与油页岩资源勘查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煤与油页岩组合类型有四种型式:油页岩/其它沉积/煤层共生组合(煤4-泥岩-油4组合)、煤层/油页岩共生组合(煤3和油3,煤1和油2)、油页岩/煤层/油页岩共生组合(油2-煤1-油1)和油页岩/煤层共生组合(油上1和煤上1)。(2)在黄县断陷盆地古近系地层沉积充填序列中识别出两类三个性质不同的层序界面(SB1、SB2、SB3),其中李家崖组可划分出2个三级层序,各层序具有四元结构特点,即由低水位体系域、湖扩张体系域和早期高水位体系域、晚期高水位体系域组成。(3)黄县盆地古近系煤与油页岩共生组合主要在层序的低位体系域与湖侵体系域中发育,特别是在湖侵体系域中煤与油页岩组合类型丰富,主要与湖侵体系域复杂的沉积环境演化有关。

关键词(KeyWords): 黄县盆地;古近系;煤与油页岩共生;层序地层;扩张体系域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煤与油页岩共生聚积成矿机制与模式的比较研究”(41272172);;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受海水侵扰影响的敞流盆地油页岩沉积成矿机制研究”(20123718110004)共同资助

作者(Author): 刘莹,刘海燕,吕大炜,李增学,王东东,王平丽,蔺兴旺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