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叠置含煤层气系统不同排采制度下的排采效应Drainage Effects of Multiple Superimposed CBM Systems under Different Drainage Systems
孙鹏杰,姚文涛,孙宁,魏甜
摘要(Abstract):
在多煤层发育地区,各煤层组之间发育低渗透岩层,使得上下煤组之间形成独立的多层叠置含煤层气系统。根据相对独立含气系统理论对西山煤田南部赤峪地区的多煤层进行了含气系统的划分,并对储层压力、临界解吸压力等参数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COMET3数值模拟软件进行了单层排采、合层排采和递进排采分析。模拟结果显示:单层排采产量低,经济可采时间短,且成本较高;合层排采比单层排采产量高,经济可采时间长,但各含气系统之间由于相互干扰,贡献不一,使资源浪费;递进排采产气量和稳产时间均优于前两者。可根据产气压力来确定多层叠置含煤层气系统排采次序,首先排采产气压力最高的含气系统,当压力降至压力低的系统时再合排。
关键词(KeyWords): 煤层气;多层叠置含气系统;合排;递进排采;赤峪地区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孙鹏杰,姚文涛,孙宁,魏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傅雪海,秦勇,刘爱华,等.华北地区各类煤储层孔隙、吸附特征及试井成果分析[J].天然气工业,2011,31(6):48-51.
- [2]孙晗森,冯三利,王国强,等.沁南潘河煤层气田煤层气直井增产改造技术[J].天然气工业,2011,31(5):21-23.
- [3]叶建平,张健,王赞惟.沁南潘河煤层气田生产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天然气工业,2011,31(5):28-30.
- [4]杨兆彪,秦勇,高弟.黔西比德—三塘盆地煤层群含气系统类型及其形成机理[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1,40(2):215-220.
- [5]秦勇,熊孟辉,易同生,等.论多层叠置独立含煤层气系统—以贵州织金—纳雍煤田水公河向斜为例[J].地质评论,2008,54(1):65-69.
- [6]郭晨,秦勇,韦重韬,等.基于COMET3软件的煤储层数值模拟方法[J].中国煤炭地质,2011,23(1):18-20.
- [7]黄少华,孙同英,冀昆,等.柿庄南区块煤层气井早期生产特征及开采建议[J].中国煤炭地质,2013,25(7).
- [8]吴建光,孙茂元,冯三利,等.国家级煤层气示范工程建设的启示—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开发利用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综述[J].天然气工业,2011,31(5):9-15.
- [9]郭大立,贡玉军,李曙光,等.煤层气排采工艺技术研究和展望[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4(2):9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