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地震记录标定反射层位方法简析Synthetic Seismic Record Reflection Horizon Standardization Method Analysis
屈绍忠
摘要(Abstract):
地震层位的标定是地震勘探构造解释的基础,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道对比是层位标定的一个主要方法。层位标定精度除了受地震资料本身的质量及测井资料质量影响之外,制作合成地震记录的准确性取决于地震剖面极性、反射系数、平均速度、地震子波等关键因素的精度。通过介绍确定各种参数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在标定地震发射层位中采用的具体方法和标准,如利用相关系数对比时相关系数应大于0.6;利用平均速度对比确定的人工合成地震记录与实际剖面形态差异较小;时深调整前后测井曲线在形态上不应存在差异等。另外为提高对比精度,对目的层段时深关系进行调整时,应结合其他资料,如电性曲线、岩性剖面及钻井地质分层等信息,使之符合地质规律。
关键词(KeyWords): 人工合成地震记录;地质层位标定;时深转换关系;地震子波;反射系数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屈绍忠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赵丽.合成地震记录在煤炭地质勘探中的应用[J].中国煤田地质,2004,16(51).
- [2]王云.地震反演技术在煤田勘探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煤炭地质,2012,24(4)
- [3]赵镨,杨艳珍,艾劲松.煤炭三维地震勘探时转换误差分析及对策[J].中国煤田地质,2006,18(4).
- [4]杨德义,赵镨,王慧.煤矿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发展趋势[J].中国煤炭地质,2011,23(6).
- [5]程建远,赵伟,曹丁涛,等.煤矿采区三维地震探采对比效果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煤炭地质,2010,22(8).
- [6]廖萌,吴奕峰.三维地震勘探在复杂地震地质条件煤矿区的应用[J].中国煤炭地质,2009,21(2).
- [7]石君华,唐淑艳.不同地形条件下的三维地震数据采集[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