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家地煤矿煤层气成藏特征及开发对策建议CBM Reservoiring Features and Exploitation Countermeasures Proposals in Weijiadi Coalmine
李作泉,周晓刚,邵嗣华,王勃,谢亚东,权继业,苗在全
摘要(Abstract):
为了促进魏家地矿区煤层气资源的高效开发,依据矿井生产地质、以往煤田勘查资料,通过分析魏家地煤矿的煤层气地质赋存特征、资源条件及开发条件,指出了魏家地煤矿煤层气地面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魏家地煤矿煤层气地面开发的技术对策。研究表明:研究区煤层气赋存具有“煤层厚度较大、埋深适中、顶底板封闭性好、逆断层配置合适”等优点,提出了“逆断层封闭式+水力封堵型”煤层气成藏模式,结合“地应力复杂、煤体结构差、成孔和改造难度大、地质条件较复杂、抽采技术可复制性差”等问题,提出了“构建顶板卸压、开采保护层”的开发模式;建议加强地质研究,落实“一井一策”;加强现场质量监督工作;按部就班地有序开展工作等。
关键词(KeyWords): 煤层气;开发;利用;魏家地煤矿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41872179)
作者(Author): 李作泉,周晓刚,邵嗣华,王勃,谢亚东,权继业,苗在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姚磊博.魏家地煤矿生产地质报告[R].甘肃白银:魏家地煤矿,2017.
- [2]魏家地煤矿.魏家地煤矿井田瓦斯地质赋存规律及瓦斯综合防治技术研究[R].甘肃白银:魏家地煤矿,2013.
- [3]陈志胜.煤矿区煤层气综合开发与利用存在问题探讨[J].煤炭科学技术,2009,37(7):10-13,39.
- [4]胡千庭,孙海涛,杜子健.煤矿区煤层气地面井开发工程实践及利用前景[J].煤炭科学技术,2015,43(9):59-64.
- [5]路未雷.煤层气与煤炭协调开发法律机制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6.
- [6]苏现波,林晓英,柳少波,宋岩.煤层气藏边界及其封闭机理[J].科学通报,2005(S1):117-120.
- [7]林晓英,苏现波,郭红玉.沁水盆地东南部寺头断层对煤层气藏的封闭性评价[J].天然气工业,2010,30(4):20-23,138-139.
- [8]康玉国,阎伟,马立军.依兰矿区煤层气成藏模式研究[J].中国煤层气,2013,10(4):33-37.
- [9]曹佐勇,何学秋,王恩元,等.隐伏逆断层带的瓦斯涌出规律及控制因素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8,35(3):657-662.
- [10]伊伟.鄂尔多斯盆地韩城矿区中煤阶煤层气成藏模式[J].新疆石油地质,2017,38(2):165-170.
- [11]徐德宇.构造变形对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作用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8.
- [12]李文强.沁水盆地郑庄区块煤层气直井排采制度优化研究[D].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20.
- [13]胡海洋,赵凌云,金军,陈捷.黔西煤层应力敏感性及对煤层气井排采的影响[J].断块油气田,2019,26(4):475-479.
- [14]董夔.碎软煤储层区开发地质条件及其对煤层气井产能影响研究[D].北京: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19.
- [15]赵家攀,张永琪,张帅,等.煤体结构对煤层气井产能的影响及其对策[J].中国煤层气,2017,14(2):9-12.
- [16]王子权,曲占庆,冯庆伟,等.软硬煤岩导流能力影响因素及正交试验[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1,40(1):154-161.
- [17]黄炳香,李浩泽,程庆迎,赵兴龙.煤层压裂裂缝内支撑剂的压嵌特性[J].天然气工业,2019,39(4):48-54.
- [18]王保玉.晋城矿区煤体结构及其对煤层气井产能的影响[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
- [19]王青川,金国辉,王琪.浅析煤体结构对压裂的影响[J].中国煤层气,2017,14(5):8-10,27.
- [20]张群,葛春贵,李伟,等.碎软低渗煤层顶板水平井分段压裂煤层气高效抽采模式[J].煤炭学报,2018,43(1):150-159.
- [21]贾建称,陈晨,董夔,等.碎软低渗煤层顶板水平井分段压裂高效抽采煤层气技术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7,28(12):1873-1881.
- [22]徐凤银,王勃,赵欣,等.“双碳”目标下推进中国煤层气业务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石油勘探,2021,26(3):9-18.
- [23]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煤层气资源勘查技术规范:GB/ T29119—2012[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