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自然解吸的煤体结构控制研究Study on Coal Mass Structural Controlling of CBM Natural Desorption
阎纯忠,胡义生,杨兆彪,张智杰
摘要(Abstract):
基于典型区块柿庄煤田和安阳煤田大量实测含气量地面解吸阶段数据,运用常压下自然解吸扩散模型1和模型2推算的综合扩散系数方程,对比分析了自然解吸特征。研究结果显示,煤体结构决定其自然解吸特征。柿庄煤田煤样煤体结构较为完整,煤样解吸时间长,在3个月左右,解吸速率曲线表现为"两段式",解吸稳定阶段较长,衰减阶段不明显;安阳煤田煤体结构破碎,煤样解吸时间短,解吸时间在1个半月左右,解吸速率曲线表现为"三段式",即初始快速解吸阶段,稳定解吸阶段和衰减阶段。模型1和模型2计算的两个煤田的综合扩散系数总体随时间增加而减小,安阳煤田煤样综合扩散系数要大于柿庄煤田煤样综合扩散系数,且综合扩散系数表现出区域性,同一区域样品的综合扩散系数最终收敛在一起。
关键词(KeyWords): 煤体结构;解吸时间;解吸速率;综合扩散系数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青年科学基金(4120211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013QNB31)
作者(Author): 阎纯忠,胡义生,杨兆彪,张智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煤层气含量测定方法(GB/T 19559—2004)[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 [2]马东民,张遂安,蔺亚兵.煤的等温吸附-解吸实验及其精确拟合[J].煤炭学报,2011,36(3):477-480.
- [3]李云波,张玉贵,张子敏,等.构造煤瓦斯解吸初期特征实验研究[J].煤炭学报,2013,38(1):16-20.
- [4]张莉,李盟,李满贵.寺河矿东井区3#煤煤层瓦斯解吸规律实验研究[J].中州煤炭,2013,6:1-6.
- [5]张文静,琚宜文,孔祥文,等.沁水盆地南部高煤级变形煤结构组成特征及其对吸附/解吸的影响[J].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14,31(1):98-106.
- [6]姜永东,鲜学福,易俊,等.声震法促进煤中甲烷气解吸规律的实验及机理[J].煤炭学报,2008,33(6):675-680.
- [7]聂百胜,郭勇义,吴世跃,等.煤粒瓦斯扩散的理论模型及其解吸解[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1,30(1):20-22.
- [8]李相臣,康毅力,尹中山,等.川南煤层甲烷解吸动力学影响因素试验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3,41(4):31-34.
- [9]彭金宁,傅雪海,申建,等.潘庄煤层气解吸特征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5,16(6):768-796.
- [10]孙强,孙建平,张健,等.沁水盆地南部柿庄南区块煤层气地质特征[J].中国煤炭地质,2010,22(06).
- [11]李灿,唐书恒,张松航,等.沁水盆地柿庄南煤层气井产出水的化学特征及意义[J].中国煤炭地质,2013,25(09).
- [12]宋志敏,杨晓娜,延如波.安阳矿区瓦斯赋存规律的地因素分析[J].中国煤炭地质,2010,22(11).
- [13]杨兆彪.煤芯提取过程中煤层气解吸-扩散模型及逸散量推算[D].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学院.41-76.
- [14]秦勇,袁亮,胡千庭,等.我国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J].煤炭科学技术,2012,40(10):1-6.
- [15]尹清奎,焦中华.焦作某煤层气井田地产原因分析[J].中国煤层气,2012,9(3):16-19.
- [16]张宜生.焦作矿区煤层气开发失利原因分析合对策[J].中国煤炭地质,2012,24(2):18-20.
- [17]倪小明,陈鹏,李广生,等.恩村井田煤体结构与煤层气垂直井产能关系[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0,21(3):508-512.
- [18]李育辉,等.煤基质中甲烷扩散动力学特性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6,33(6):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