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盆地胡底井田地质特征及煤层气赋存规律Geological Features and CBM Hosting Pattern in Hudi Minefield,Qinshui Basin
王凤清
摘要(Abstract):
沁水盆地由于其良好的储气条件,多年来一直是国内外煤层气学者的研究对象。胡底井田位于樊庄区块的中西部,通过对其地质特征和煤储层的各项特征研究,探讨了区内煤层气的赋存规律及影响因素,得到以下认识:本区构造简单,煤层较厚且变质程度高,吸附能力强,含气量大,封存条件好,煤层气资源蕴藏丰富;受褶曲构造影响,在井田中部含气量较低,由中部向西含气量逐渐增高,向东含气量先增大后减小,南北方向也呈现起伏性变化;煤层气含量与煤层埋深基本呈正相关变化;煤层埋藏史、水文地质及煤层封盖等条件使本区形成了良好的煤层气富集区。
关键词(KeyWords): 沁水盆地;胡底井田;煤层气;地质特征;赋存规律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王凤清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孙斌.沁水煤层气田煤层气高产富集规律研究[D].北京: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2002.
- [2]张井,于冰,唐家祥.煤孔隙结构的测试研究[J].矿业世界,1996,(2):25-27.
- [3]刘洪林,王洪岩,张健博.煤储层割理评价方法[J].天然气工业,2000.20(04):27-29.
- [4]傅学海,秦勇.多相介质煤层储层渗透率预测理论与方法[M].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 [5]李侠.山西煤盆地热演化与生气作用研究[J].西安工程学院学报,2000,22(2):27-31.
- [6]陈刚.沁水盆地向斜型水封藏形成条件探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8,19(4):30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