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哈盆地侏罗纪煤层的显微煤岩特征及生烃潜力评价
康西栋,李宝芳,潘治贵
摘要(Abstract):
显微煤岩组分分析表明,吐哈盆地侏罗纪煤层中富含弱荧光镜质体,从而增强了煤成烃潜力。显微煤岩类型以微镜煤和微镜惰煤为主,它们形成于深覆水沼泽相。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的菌藻类都参与了聚煤作用,细菌活动强烈,并导致形成大量生物降解体和原生黄铁矿。深覆水低位沼泽、草本或低等成煤植物以及强烈的细菌活动是荧光镜质组形成的必要条件。煤成烃潜力取决于壳质组分和荧光镜质体的含量。
关键词(KeyWords): 显微组分,弱荧光镜质体,煤成烃潜力,煤相,吐哈盆地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康西栋,李宝芳,潘治贵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