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剖面技术在地震解释中的应用Application of Balanced Cross Section in Seismic Interpretation
刘卫
摘要(Abstract):
平衡剖面技术的原理是建立在与构造走向垂直的剖面上,地层长度、面积(2D)、或体积(3D)具有均衡性的基础上,并使用数学方法对构造发育史进行正演和反演模拟,以再现地质构造原始几何形态,揭示构造发育过程及对地震解释结果进行验证等。通过介绍平衡剖面技术制作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制作步骤,对河南某区的构造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区的加里东期运动为海西期煤系的沉积提供了稳定的条件;而后来的印支期、燕山期以及喜山期等多期运动的叠合,导致区内构造发育,并在早期形成的断层面或二1煤层之上的软弱层段建造了广泛的滑动构造格局。
关键词(KeyWords): 平衡剖面;滑动构造;构造运动;地震解释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刘卫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DAHLSTROM C D A.Balanced cross sections[J].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1969,6:743-757.
- [2]明喜.盆地走滑变形研究与古物构造分析[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
- [3]汤济广,梅廉夫,沈传波,等.平衡剖面技术在盆地构造分析中的应用进展及存在的问题[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6,(06).
- [4]刁博,程顺有.提高平衡剖面应用价值的有效方法[J].西北大学学报,2004,2(3).
- [5]梁慧社,张建珍,夏义平.平衡剖面技术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2.
- [6]刘光炎,蒋录全.平衡剖面技术与地震资料解释[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5,30(6):833-845.
- [7]孙锦屏,李万程.一个重力滑动构造的范例——介绍河南芦店滑动构造[J].中国煤炭地质,2009,21(4).
- [8]刘福胜.河南汝州矿区滑覆构造浅析[J].中国煤炭地质(原中国煤田地质),2002,14(2).
- [9]徐志斌,谢和平.河南省嵩箕地区北西向褶皱的形成机制及控煤作用探讨[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88,(1).
- [10]王泽轩,赵明坤,尹世才.通许找煤区构造特征及控煤构造样式浅析[J].中国煤炭地质,2009,21(12).
- [11]刘永峰,刘庆献.河南禹州煤田平禹一矿构造特征分析[J].中国煤炭地质,2010,22(12).
- [12]高永彬.宜洛矿区深部构造特征浅析[J].中州煤炭,2010,(2).
- [13]李公明.河南箕山南部煤田的重力滑脱构造[J].中国煤炭地质,2011,23(1).
- [14]张建奎,沈佩霞,刘永峰,等.登封煤田白坪井田层滑构造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原中国煤田地质),2005,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