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地质

2008, No.107(10) 70-73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山西天池煤矿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Forming Mechanism in Tianchi Coalmine, Shanxi

张飞燕,姜波,韦重韬,周延召,刘磊

摘要(Abstract):

基于天池煤矿地质勘探资料,结合区域构造背景研究了矿井地质构造特征及形成机制。天池煤矿构造属简单构造,地层总体呈走向北东、倾向北西的单斜构造,矿井内褶皱发育程度较低,断层以正断层为主,其次为低角度逆掩断层。陷落柱分布较为杂乱,成群出现,常见于褶皱轴部。自三叠纪末期开始一直受到区域构造活动的控制作用,印支期受SN向的挤压,形成了一些近EW向的构造;燕山期经历两期NWW—SEE向挤压使井田内地层及煤层主体呈NE走向;喜山早期的NE—SW向挤压,导致NE向断层的性质发生转变;上新世开始表现为区域上的伸展作用。

关键词(KeyWords): 天池煤矿;构造特征;形成机制;褶皱;断裂;陷落柱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张飞燕,姜波,韦重韬,周延召,刘磊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