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地质

2010, v.22;No.132(S1) 54-55+59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解读黄泥洞岩溶间歇泉的生成
Unscrambling of Huangnidong Karstic Geyser Generation

韩玉福

摘要(Abstract):

通过野外实际调查和长期观测,对黄泥洞泉水的流量变化、出口处沉积物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根据该泉水的洞内结构与形状,将泉水的岩溶发育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对各阶段岩溶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综合分析认为,该泉水形成主要有三大要素:一是有溶道中地下水的长期补给;二是洞内岩溶发育成溶洞等洞穴,具有虹吸结构;三是泉水从垮塌的杂乱岩石中流出,洞内地下水排泄不畅。最后指出,岩溶间歇泉出口处的流量并不是该泉水的真实流量,其流量不适用于水动力学法计算未来矿井涌水量。

关键词(KeyWords): 岩溶间歇泉;生成要素;发育特征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韩玉福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