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矿区煤储层孔隙特征分析Coal Reservoir Pore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in Xingtai Mining Area
高亮,上官拴通,张国斌,张苗
摘要(Abstract):
为查明邢台矿区煤储层孔隙分布特征对煤层气含气量和可采性的影响,对采自邢台矿区不同生产矿井的6个煤样进行了镜质组最大反射率、压汞实验分析,结果发现该区煤储层孔隙具有如下特征:6个煤样平均孔隙度为5.87%,对煤层气的储集开发贡献一般,其大小与煤变质程度和大孔含量关系密切;煤储层吸附孔平均含量达74.29%以上,渗流孔含量很少,这对煤层气的储集非常有利,但影响煤层气的开发;6个煤样的中孔孔容都不太发育,成为煤层气渗流的"瓶颈";3~17 nm的孔隙对孔体积和比表面积具有控制作用,大孔、中孔几乎不起作用;分析6个煤样的压汞曲线发现,孔隙类型以半封闭孔、封闭孔为主,孔隙连通性较差,不利于后期煤层气的开采,应加强此类储层煤层气钻井工艺和开采技术研究,通过储层改造来改善煤层气的可采性。
关键词(KeyWords): 煤储层;孔隙;煤层气;压汞实验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高亮,上官拴通,张国斌,张苗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傅雪海,秦勇.多相介质煤层气储层渗透率预测理论与方法[M].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 [2]姚艳斌,刘大锰,黄文辉,等.两淮煤田煤储层孔-裂隙系统与煤层气产出性能研究[J].煤炭学报,2006,31(2):163-168.
- [3]傅雪海,秦勇,张万红,等.基于煤层气运移的煤孔隙分形分类及自然分类研究[J].科学通报,2005,50(增刊):51-55.
- [4]范俊佳,琚宜文,侯泉林,等.不同变质变形煤储层孔隙特征与煤层气可采性[J].地质前缘,2010,17(5):325-335.
- [5]张路锁,占文锋,曹代勇.太行山东麓含煤区构造特征与深部找煤方向[J].中国煤炭地质,2008,20(10):22-24,30.
- [6]张路锁.河北省煤田构造格局和构造控煤作用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0.
- [7]刘福胜,徐培武,郑荣华,等.邯邢煤田岩浆侵入对煤层煤质的影响[J].中国煤田地质,2007,19(5):22-24.
- [8]王生全,秦开宇,樊怀仁,等.邢台显德汪煤矿瓦斯地质分析及瓦斯预测[J].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00,20(1):32-35.
- [9]尹志民,阙建立,董双生.显德汪矿瓦斯赋存特征及防治技术[C]//2006年全国瓦斯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2006.
- [10]张子敏,谢宏,陈双科.控制邢台矿井田瓦斯赋存特征的地质因素[J].煤炭科学技术,1995,23(12):26-29.
- [11]任波,桑树勋,杨志刚,等.东庞矿区2#煤层含气性及控气因素[J].中国煤田地质,2010,22(6):13-16.
- [12]王猛.河北省煤矿区瓦斯赋存的构造逐级控制[D].中国矿业大学,2012.
- [13]Hodom B B.煤与瓦斯突出[M].宋世钊,王佑安,译.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96:27-30.
- [14]姚艳斌,刘大锰.煤储层孔隙系统发育特征与煤层气可采性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06,34(3):64-68.
- [15]陈家良,邵震杰,秦勇,等.能源地质学[M].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148-153.
- [16]傅雪海,邢雪,刘爱华,等.华北地区各类煤储层孔隙、吸附特征及试井成果分析[J].天然气工业,2011,31(12):72-75.
- [17]傅雪海,秦勇,韦重韬.煤层气地质学[M].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34-46.
- [18]刘爱华,傅雪海,梁文庆,等.不同煤阶煤孔隙分布特征及其对煤层气开发的影响[J].煤炭科学技术,2013,41(4):104-108.
- [19]张军,秦勇,赵本肖,等.河北省煤层气资源及其开发潜力[M].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60-69.
- [20]梁冲冲,吴财芳,李腾.多煤层叠置独立含气系统中煤储层孔隙特征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3,41(6):104-107,5.
- [21]简阔,傅雪海,王可心,等.中国长焰煤物性特征及其煤层气资源潜力[J].地球科学进展,2014,29(9):1065-1074.
- [22]陈向军,刘军,王林,等.不同变质程度煤的孔径分布及其对吸附常数的影响[J].煤炭学报,2013,38(2):294-300.
- [23]霍永忠.煤储层的气体解吸特性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4,24(5):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