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地质

2008, No.98(02) 6-8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河北省元氏矿区晚古生代聚煤作用及其控制因素初步研究
A Pilot Study of Late Paleozoic Coal Accumulation and Its Controlling Factors in Yuanshi Mining Area,Hebei Province

仲玉芳,张国斌

摘要(Abstract):

在石炭—二叠纪,元氏地区随地壳脉状均衡沉降,海水频繁侵入。在二叠纪早期仍有海水侵扰,滨海环境在区内多次重复出现,发生多次聚煤作用,共形成煤层8~18层,可采煤层6层,其中稳定可采煤层2层,煤层总厚度约10m。由于元氏地区邻近石家庄—卫宁构造带,在石炭二叠纪聚煤期间具有相对活动的特征,下坳则覆水偏深,上隆则堆积补偿不足,均不利于泥岩沼泽之生成,致使此区聚煤程度明显逊于南、北两侧矿区。

关键词(KeyWords): 聚煤程度;影响因素;元氏矿区;石炭—二叠纪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仲玉芳,张国斌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