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地质

2024, v.36;No.309(07) 41-48+17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沁水盆地樊庄区块煤系水分布及其对排采效果的影响
Distribution of Coal Measures Water in Fanzhuang Block of Qinshui Basin and Its Impact on Drainage Effect

权继业,王立龙,李国涛,张玉娟,李志,张文胜,刘国伟,曹文杰

摘要(Abstract):

樊庄区块为高煤阶煤层气田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区块之一,精细化表征煤系水的分布特征,分析其控气作用,对于指导类似区块煤层气开发意义重大。据此,采用数理统计、回归分析及数据拟合的方法,建立了煤层及砂岩的测井识别特征,构建了含水量计算模型,探究了煤系水分布与排采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研究区3~#煤层测井识别特征为高电阻率(853.86~5 968.9Ω·m),低体积密度(1.26~1.49 g/cm~3),低自然伽马(18.4~60.51API);砂岩含水层测井识别特征为低电阻率(70~316.2Ω·m),高体积密度(2.51~2.68g/cm~3),低自然伽马(56.4~116.19API);研究区纵向上岩性以煤、泥岩、砂岩及砂质泥岩为主,横向上煤层分布稳定,砂岩含水层分布不均匀,井控水量区域差异性大;研究区煤层分布较为稳定,在不考虑二次压裂影响的情况下,将累计产水量1 200m3作为煤层是否接受外来水源补给的界线;煤层气井开发过程中,在构造及沉积条件相似的情况下,煤系水的来源越广泛、规模越大,则煤层气井见气时间越久、排水降压阶段持续时间愈长,产水量越高、产气量越低。

关键词(KeyWords): 煤层气开发;煤系水;测井识别;计算模型;井控水量;樊庄区块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2179)

作者(Author): 权继业,王立龙,李国涛,张玉娟,李志,张文胜,刘国伟,曹文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