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地质

2023, v.35;No.292(02) 33-40+52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喀斯特地区煤矿酸性废水(AMD)综合治理研究
Study on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Acid Mine Drainage (AMD) in Karst Areas

周文龙,杨胜兴,李汝红,熊远鹏,刘琴,令狐燕艳,丁丁

摘要(Abstract):

贵州重安江流域皮陇河源头区采矿形成的煤矿酸性废水(AMD)对地表及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由于地处碳酸盐岩发育区,岩溶作用极其发育大大增加了AMD治理难度。基于喀斯特地区煤矿AMD治理项目实践,根据AMD产生和污染机理,结合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和先进生态修复理念,采用生态修复综合技术对区内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系统治理:源头区采用“主动治理”技术,使用生石灰对AMD进行中和,对煤矸石等尾矿进行无害化封存填埋的同时修复相对隔水层杜绝源头AMD产生;末端采用“被动治理”技术综合应用,使用石灰石修筑可渗透反应墙、沉淀反应池、可渗透反应岸和生态湿地等工程,对AMD系统收集、逐级净化;同时在人工湿地中利用微生物、植物和水生动物联合作用对水体重金属离子逐级去除并恢复水生生态系统功能。治理后水体pH值由2.54~3.90提升至7.10~8.19,多呈弱碱性,Fe离子浓度由137.51mg/L下降至0.24mg/L,净化率达97.76%,重金属离子Hg、Zn、As等均得到净化。目前治理工程运行稳定且寿命随时间推移而延长,这一实践经验对喀斯特地区煤矿AMD治理具有重要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KeyWords): 煤矿酸性废水;喀斯特地区;生态修复治理;重安江流域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3044);; 贵州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基金项目(黔财建[2020]155号)

作者(Author): 周文龙,杨胜兴,李汝红,熊远鹏,刘琴,令狐燕艳,丁丁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