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关联分析法在乌鲁木齐矿区储层评价中的应用Application of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in Urumqi Mining Area Reservoir Assessment
杨建超,姜在炳
摘要(Abstract):
以乌鲁木齐矿区低阶煤储层评价为基础,利用灰色关联法对11个单元的7个储层参数(渗透率、含气量、单层煤厚、压力梯度、孔隙度、埋深、储层压力)进行定量评价,求得各个指标的权系数,确定研究区各个储层单元的综合权衡评价分数,并用拐点法将该区储层分为三类,分类标准为:储层质量综合评价因子Q,当Q=1~0.59为Ⅰ类;Q=0.50~0.59为Ⅱ类;Q=0.40~0.50为Ⅲ类。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矿区具有煤层厚、渗透率低、储层压力小的特点,该结果与新疆低阶煤储层特性比较吻合。灰色关联度法可以定量化地综合评价各个参数,对信息量少的系统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定量化研究。该方法为其他矿区低阶煤的储层评价提供了可信性与普适性,也为低阶煤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KeyWords): 灰色关联法;权系数;乌鲁木齐矿区;低阶煤;储层评价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杨建超,姜在炳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乔军伟.低阶煤孔隙特征与解吸规律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09.
- [2]徐忠美,叶欣.低煤阶煤层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10-12.
- [3]鲜保安,夏柏如,张义,等.开发低煤阶煤层气的新型径向水平井技术[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0(04):25-29.
- [4]王林,蒲春玲.阜康市煤层气开发利用问题研究[J].企业导报,2014(22):68-69.
- [5]王博洋,秦勇,申建,等.我国低煤阶煤煤层气地质研究综述[J].煤炭科学技术,2017(01):170-179.
- [6]杨欣超,桑树勋,方良才,等.灰色关联分析在煤层气储层评价中的应用[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0(02):202-206.
- [7]董凤娟,卢学飞,马永平.基于TOPSIS法的煤层气储层综合评价[J].地质与勘探,2015(03):587-591.
- [8]李瑞明.新疆准南煤田乌鲁木齐矿区煤层气储层特征[J].中国西部科技,2009(16):1-3.
- [9]刘国争.地球物理勘探中灰色理论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2):27.
- [10]夏建平,滕玉明.地球物理勘探中灰色理论的应用研究[J].江苏地质,1998(02):20-25.
- [11]李瑞明.新疆准南煤田乌鲁木齐矿区煤层气储层特征[J].中国西部科技,2009(16):1-3.
- [12]胡永,潘建旭,高莎莎,等.新疆准南煤田八道湾组沉积特征分析[J].煤,2011(05):57-58.
- [13]张军.关于新疆准南煤田煤层气资源勘探的一种开发勘探模式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4(10):95-110.
- [14]李秀红.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多目标决策模型与应用[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7(12):33-36.
- [15]叶欣,徐忠美.低煤阶煤层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3(1):10-12.
- [16]高福亮,鲁红峰,王海鹏.中国低煤阶煤层气资源区块评价方法讨论——以准噶尔盆地为例[J].地质与资源,2014(S1):142-144.
- [17]赵加凡,陈小宏,张勤.灰关联分析在储层评价中的应用[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3(04):282-286.
- [18]许宏龙,刘建,乔诚,等.灰色关联分析法在双河油田储层评价中的应用[J].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15(05):17-21.
- [19]许宏龙,刘建,乔诚,等.灰色关联分析法在双河油田储层评价中的应用[J].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15(05):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