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炭资源“九宫”分区经济及生态特征研究Study on Coal Resources “Tick-tack-toe Grid” Compartmentalized Economy and Ecological Features in China
刘亢,宁树正,张建强,黄少青
摘要(Abstract):
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地位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在新时代,煤炭资源、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三大主题如何协调发展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我国煤炭资源具有天然的区域分异性,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线、贺兰山-龙门山线、天山-阴山线、昆仑-秦岭-大别山线等构造可划分为九个区域。该"九宫"分区清晰地展示了各区内煤炭资源的特征,同时表征了各区的经济、生态环境等优劣特征。分析了煤炭资源分布与区域经济水平、区域生态环境的关系,可为煤炭资源的整体规划、绿色开发等提供基础研究材料。
关键词(KeyWords): 煤炭资源;区域经济;生态环境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调查项目(DD20160187);; 地质调查项目(KD-[2020]-XZ-067);;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科技创新项目(ZMKJ-2019-J02);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青年科技创新基金项目(ZGMDKZ-Y-201906(ZY))
作者(Author): 刘亢,宁树正,张建强,黄少青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武强,涂坤.我国发展面临能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分析及对策思考[J].科学通报,2019,64(15):1535-1544.
- [2]彭苏萍.建设“煤炭资源强国”的战略思考[J].煤炭经济研究,2017,37(11):1.
- [3]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0.
- [4]陈浮,于昊辰,卞正富,等.碳中和愿景下煤炭行业发展的危机与应对[J].煤炭学报,2021.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11.2190.TD.20210402.1435.007.html.
- [5]胡玮玮,高明涛.新时代我国煤矿区生态修复机制构建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18,38(3):57-62.
- [6]王海宁.中国煤炭资源分布特征及其基础性作用新思考[J].中国煤炭地质,2018,30(7):5-9.
- [7]程爱国,宁树正,袁同兴.中国煤炭资源综合区划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2011,23(8):5-8.
- [8]田山岗,尚冠雄,唐辛.中国煤炭资源的“井”字型分布格局[J].中国煤炭地质(原中国煤田地质),2006,18(3):1-5.
- [9]王佟,张博,王庆伟,等.中国绿色煤炭资源概念和内涵及评价[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6(12):1-8+13.
- [10]国家统计局.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0.
- [11]彭苏萍,张博,王佟.我国煤炭资源“井”字形分布特征与可持续发展战略[J].中国工程科学,2015,17(9):29-35.
- [12]王佟,邵龙义,夏玉成,等.中国煤炭地质研究取得的重大进展与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J].中国地质,2017,44(2):242-262.
- [13]张政.多式联运下我国煤炭调运问题的实证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8.
- [14]张博,彭苏萍,王佟,等.构建煤炭资源强国的战略路径与对策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9,21(1):88-96.
- [15]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修编版)[R].2015.
- [16]韩梅.中国煤炭资源“井”字型分布的环境特征与晋陕蒙宁区生态约束力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 [17]张成梁,B Larry Li.美国煤矿废弃地的生态修复[J].生态学报,2011,31(1):276-285.
- [18]王腾.中国能源生态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