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侯井田构造发育规律及其对煤层开采的影响Shanhou Minefield Structural Development Pattern and Influence to Coal Mining
吴顺福
摘要(Abstract):
从区域构造入手,对单侯井田构造进行分析,认为井田内断层发育以走向NW—NE、落差≤5m的小型正断层为主,且主要分布于大中型构造的两侧,特别是在其弧形转折带附近往往形成"羽"状雁列的小断层密集带。断层垂向上多分布于4-7号煤层之间的厚煤层发育区,其严重破坏了煤层的连续及完整性,是影响煤层开采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井田褶皱构造相对不发育,以短轴小型背、向斜为主,均属缓波状褶曲,对煤层的开采无影响或影响较小。根据井田地质构造发育程度,对其进行预测及分区评价:井田东部为强烈的构造挤压带,以发育走向NW—近EW—NE向的大型逆掩断层为特点,构造最复杂;井田西北部是相对较轻微的构造挤压带,以发育走向NE向的逆断层为特征,构造较复杂;井田南部以发育近SN或NNW向正断层为主,构造相对简单。评价结果对矿井设计及采区与工作面布置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KeyWords): 缓波状褶曲;小型正断层;羽状雁列;分区评价;构造发育规律;单侯井田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吴顺福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吴顺福.开滦(集团)蔚州矿业有限公司单侯矿井建井地质报告[R].河北宣化: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第四地质队,2007.
- [2]吴顺福.北阳庄井田构造发育规律探析[J].中国煤田地质,2006,18(4).
- [3]范和平,张新生.河北省蔚县煤田构造特征再认识[J].中国煤田地质,2006,18(s)
- [4]曹代勇.煤田构造研究—思路与方法[J].中国煤田地质,2006,18(6).
- [5]钱光谟,曹代勇.煤田构造研究方法[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4.
- [6]万天丰.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板内变形构造应力场及其应用[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 [7]吴顺福.河北省蔚县矿区崔家寨煤矿建井地质报告[R].河北宣化: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第四地质队,1999.
- [8]吴顺福.张家口市煤炭资源地质勘查发展规划[C]//陕西省煤炭学会.陕晋冀煤炭学会地质测量专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
- [9]曹代勇.中国含煤岩系构造变形控制因素探讨[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9,28(1).
- [10]黄克兴,夏玉成.构造控煤概论[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