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地震在煤矿开采中覆岩离层探测的试验研究Experimental Study of 3D Seismic Prospecting on Coal Mining Overburden Bed Separation
薛爱民,程建远,曹丁涛,李兴峰
摘要(Abstract):
以山东济宁二号煤矿地下开采的覆岩变形为例,采用三维地震技术手段,在数据振幅保真处理的基础上,通过地震属性分析方法对由于地下采矿活动导致的离层发育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运用三维地震常规解释和三维地震振幅斜度属性分析技术,可以初步揭示覆岩离层的形态:在三维地震常规解释中,对于新采空区产生的覆岩离层,砂泥岩的强波阻抗反射特征将遭到破坏,而老采空区会因覆岩离层的闭合仍具有强反射特征;在地震振幅斜度属性与频率属性解释中,覆岩离层将导致地震波形、频率存在严重的畸变区域,即使与新采空区相邻的老采空区,其覆岩离层也会有明显的反应。通过类比分析,推断该区的覆岩离层范围为工作面后方50~80m,延伸距离160~180m,离层发育的最大尺度1m左右,两个注浆孔证实了此次三维地震推测的离层发育区范围及岩移的准确性。
关键词(KeyWords): 煤矿开采;覆岩离层;三维地震;属性分析;地质勘探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薛爱民,程建远,曹丁涛,李兴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张东俭,郭恒庆.覆岩离层注浆技术在济宁矿区的应用[J].矿山测量,1999,(3):42-45.
- [2]王长俊,郝延锦.关于岩层移动过程中的离层位置判别[J].煤炭技术.2008,27(5):1-2.
- [3]张建全,廖国华.覆岩离层产生的机理及离层计算方法的探讨[J].地下空间,2001,2l(5):407-413.
- [4]温兴林,成枢,程九龙,等.离层带注浆充填时地表移动计算及充填效果监测[J].煤炭学报,2005,25(增刊):54-57.
- [5]李建楼.煤层开采覆岩破坏的综合物探技术[D].安徽淮南:安徽理工大学,2006.
- [6]王素华,高延法,付志亮.注浆覆岩离层力学机理及其离层发育分类研究[J].固体力学学报,2006,27(专辑):164-168.
- [7]贾君莹,钟亚平,王素华,等.铁路下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覆岩离层规律实测研究[J].矿山测量.2008,(4):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