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地质

2015, v.27;No.191(06) 18-21+39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Q型主因子分析法在沁水盆地南部煤储层特征评价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Q-model Principal Factor Analysis on Coal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 Assessment in Southern Qinshui Basin

冯小龙,黄文辉,敖卫华,陆小霞,刘贝,许启鲁

摘要(Abstract):

为了定量表征沁水盆地南部山西组3#煤层和太原组15#煤层孔隙结构的差异性,采用压汞试验和Q型主因子分析的方法对煤储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煤储层孔隙度较小,孔隙类型以微孔及小孔占优,不同煤样所测得孔隙结构参数具有较大的差异;由样本总得分将煤储层划分为3种类型:Ⅰ类储层压汞曲线滞后环较大、孔隙连通性较好,Ⅲ类储层进退汞曲线几乎重合、半封闭型孔隙含量较高,Ⅱ类储层居中;通过分析对比,研究区主力产层3#煤层以Ⅱ类储层为主,15#煤层主要为Ⅲ类储层。

关键词(KeyWords): Q型主因子分析;样本得分;孔隙度;煤储层类型;孔隙结构;沁水盆地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42-001-00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14CB238900)

作者(Author): 冯小龙,黄文辉,敖卫华,陆小霞,刘贝,许启鲁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