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地质

2016, v.28;No.201(04) 1-8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滇东南丘北地区上二叠统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研究
Study on Upper Permian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d Coal Accumulation Pattern in Qiubei Area, Southeastern Yunnan

李惠,邵龙义,王福国,李攀峰,马建国,马国强,马杨洋,麻涛

摘要(Abstract):

滇东南丘北地区是海西-印支期右江被动陆缘裂谷盆地西部的一部分,于晚二叠世发育龙潭组及同期异相沉积吴家坪组含煤地层。开远一带的龙潭组为连陆台地上靠近古陆边缘的海陆交互相含煤碎屑沉积,丘北一带的吴家坪组为连陆台地边缘厚层灰岩夹薄煤层的碳酸盐台地沉积。通过对上二叠统的沉积相、层序地层及聚煤特征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区共识别出碎屑岩、化学岩和可燃有机岩3种岩石大类,发育潮坪-潟湖和碳酸盐台地两种沉积体系。2以区域不整合面、根土岩和沉积相转换面等层序界面,将上二叠统划分为三个三级层序,层序Ⅰ形成于吴家坪阶早期,发育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层序Ⅱ形成于吴家坪阶中期,层序Ⅲ形成于吴家坪阶晚期及长兴阶,都为典型的Ⅱ型层序。3研究区在层序Ⅱ沉积期的海侵体系域发育主采煤层,其中在大庄-平远一带的煤层为潮坪-潟湖体系的滨岸沼泽环境,平均厚度在2 m,聚煤作用较好;丘北树皮、龙嘎地区的煤层为碳酸盐潮坪环境,厚度平均在1.5 m,聚煤作用较差;层序Ⅰ和层序Ⅲ仅发育煤线或不含煤层。

关键词(KeyWords): 滇东南;丘北地区;上二叠统;沉积环境;层序地层;聚煤规律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地质调查局煤炭资源调查评价项目(资[2013]01-026-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2090)

作者(Author): 李惠,邵龙义,王福国,李攀峰,马建国,马国强,马杨洋,麻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