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中国煤炭地质综合勘查理论与技术新体系Rediscussion on Coal Geological Integrated Exploration Theory and New Technological System in China
徐水师,王佟,孙升林,曹代勇
摘要(Abstract):
基于近年来大量专题科研成果和勘查工程实践,系统总结形成了适应中国煤田地质特点和煤炭工业要求的煤炭地质综合勘查理论与技术体系。该体系可概括为一个创新思路、两大支撑理论、五大关键技术、一套标准规范:提出了集资源勘查、矿井建设、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为一体的"煤炭地质综合勘查"新思路;聚煤规律研究和构造控煤作用研究取得突出进展,为当代煤炭地质综合勘查技术体系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建立并完善了由煤炭资源遥感技术、高精度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快速地质钻探技术、煤炭资源信息化技术、煤矿区环境遥感监测技术等五大核心技术构成的地质综合勘查技术体系;编制技术规范与标准14项,为构建中国煤炭地质综合勘查体系提供了政策依据。
关键词(KeyWords): 煤炭地质;综合勘查;关键技术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科技发展专项基金
作者(Author): 徐水师,王佟,孙升林,曹代勇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毛节华,许惠龙.中国煤炭资源预测与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 [2]彭苏萍.深部煤炭资源赋存规律与开发地质评价研究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M].煤,2008,17(2):1-11.
- [3]曹代勇.加强煤炭资源地质科学研究确保国家能源安全[J].中国矿业,2004,13(11):5-9.
- [4]张鹏飞,邵龙义,曹代勇,等.发展中的中国煤田地质学[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3,31(6):1-5.
- [5]徐水师.我国煤炭地质勘查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煤炭地质,2006,16(5):3-5.
- [6]孙升林,程增庆,马国东.煤炭精细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研究[M]//虎维岳,何满潮.深部煤炭资源及发地质条件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8:324-328.
- [7]赵育台.中国煤炭电法勘探技术的发展于实践[J].中国煤田地质,2003,15(6):59-64.
- [8]李生红,丁祥发.中国煤炭地质钻探技术发展五十年[J].中国煤田地质,2003,15(6):77-80.
- [9]徐水师,谭克龙,曹代勇,等.中国煤炭资源遥感调查评价理论与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 [10]徐水师,王佟,孙升林,等.中国煤炭资源综合勘查技术新体系架构[J].中国煤炭地质,2009,21(6):1-5.
- [11]程爱国,林大扬,等.中国聚煤作用系统分析[M].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
- [12]李增学,魏久传,韩美莲.海侵事件成煤作用-一种新的聚煤模式[J].地球科学进展,2001,16(1):120-124.
- [13]邵龙义,鲁静,汪浩,等.层序地层格架下的聚煤模式研究[M]//王家臣.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技术新进展.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14-22.
- [14]曹代勇.煤田构造变形与控煤构造样式[M]//王家臣.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技术新进展.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1-6.
- [15]王桂梁,琚宜文,郑孟林,等.中国北部能源盆地构造[M].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
- [16]琚宜文,谭永杰,侯泉林,等.华北盆—山动力演化及其对深部煤和煤层气的聚集作用[M]//虎维岳,何满潮.深部煤炭资源及开发地质条件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8:49-57.
- [17]曹代勇.中国煤田构造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煤炭地质,2008,20(10):1-6.
- [18]康高峰,卢中正,李社,等.遥感技术在煤炭资源开发状况监督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2008,20(1):13-16.
- [19]陈伟涛,张志,王焰新.矿山开发及矿山环境遥感探测研究进展[J].国土资源遥感,2009,(2):1-8.
- [20]程爱国.我国煤炭地质勘查标准化体系建设及展望[J].中国煤田地质,2006,18(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