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地质

2015, v.27;No.187(02) 21-25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渝东南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粘土矿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Clay Miner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in Silurian Longmaxi Formation Shale, Southeastern Chongqing

靳雅夕,蔡潇,袁艺,吴宇

摘要(Abstract):

渝东南地区地处上扬子前陆盆地川中隆起与黔中隆起之间,古生界发育多套厚层黑色页岩,其中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分布极为广泛,为区内重要的烃源岩。根据探井岩心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页岩中粘土矿物的组合类型为伊利石、有序的伊/蒙间层和绿泥石,其中伊利石相对含量最多,平均含量为54%,伊/蒙间层次之,平均含量为36%。在纵向上粘土矿物的组合类型没有变化,但随着埋深的增加,伊/蒙间层不断向伊利石进行成岩转化,绿泥石的含量逐渐降低,埋藏加热作用在成岩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粘土矿物的组合类型也反映了干旱的古气候和富含钾、镁、铁离子的古水介质特征,盐碱性水介质在成岩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伊/蒙间层的间层比和镜质体反射率表明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已达到晚成岩阶段,有机质演化属于过成熟期。

关键词(KeyWords): 粘土矿物;页岩;龙马溪组;古环境;成岩作用;渝东南地区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靳雅夕,蔡潇,袁艺,吴宇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