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煤炭地质单位“透明地球”建设的若干思考Pondering on Some Issues in Co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Unit “Transparent Earth” Construction
刘福胜,马彦良,李华
摘要(Abstract):
以"透明地球"为主题,探讨和共享煤炭地质单位"透明地球"建设方面的思考。讨论了透明地球的基本内涵,分析了透明地球与数字地球间的关系以及建设透明地球所需科学大数据的主要来源,展望了建设透明地球所需要突破的五个技术领域。指出数字地球是基础,透明地球是工具,美丽地球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作为愿景,"三个地球"建设无疑对总局今后地质科技工作起到了战略引领作用,同时也给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出了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关键词(KeyWords): 透明地球;地球科学大数据;勘查技术;战略愿景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能源局“国家大型煤炭基地开发潜力研究”项目;;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新时代生态地质勘查模式研究”项目资助
作者(Author): 刘福胜,马彦良,李华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郭华东.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地球”[N].光明日报,2016-7-15(11).
- [2]吴冲龙,刘刚.“玻璃地球”建设的现状、问题、趋势与对策[J].地质通报,2015-7,34(7):1280-1287.
- [3]于浩.让人类读懂地球:中科院启动“大工程”[N].经济日报,2018-3-20(10).
- [4]李德仁.展望大数据时代的地球空间信息学.测绘学报,2016,45(4):379-384.
- [5]功晓玉,袁鸿翼,赵露.基于新一代数字地球的智慧产业应用[J].卫星应用,2018(9):1-26:.
- [6]武喜尊,赵镨.中国煤炭地震勘探技术发展[J].中国煤炭地质(原中国煤田地质),2003,15(6:51-55.
- [7]王佟,邵龙义,夏玉成,等.中国煤炭地质研究取得的重大进展与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J].中国地质,2017,44(2):242-262.
- [8]王佟,王庆伟,傅雪海.煤系非常规天然气的系统研究及其意义[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4,42(01):24-27.
- [9]王佟,张博,王庆伟,等.中国绿色煤炭资源概念和内涵及评价[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7,45(01):1-8+13.
- [10]郭东华,王力哲,陈方,等.科学大数据与数字地球[J].科学通报,2014,59(12):1047-1053.
- [11]孟小峰,慈祥.大数据管理:概念、技术与挑战[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50(1):146-169.
- [12]柳林、李德仁、李万武、等.从地球空间信息学的角度对智慧地球的若干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2,37(10):1248-1251.
- [13]朱大明,高建国,秦德先.数字地球与地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J].地矿测绘,2001(01):2041-2044.
- [14]陈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认知地球的新引擎[J].卫星与网络,2018(6):042-043.
- [15]刘树臣.发展新一代矿产勘探技术———澳大利亚玻璃地球计划的启示[J].地质与勘探,2003,39(5):53-56.
- [16]王登红,刘新星,刘丽君.地质大数据的特点及其在成矿规律、成矿系列研究中的应用[J].矿床地质,2015,34(6):1143-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