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地质

2013, v.25;No.167(06) 16-19+35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贵州晚二叠世低硫煤沉积环境及聚煤规律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d Coal Accumulation Pattern of Late Permian Low Sulfur Coal in Guizhou

郑建军

摘要(Abstract):

贵州省煤炭资源总量约2 588.55亿t,其中低硫煤(St,d≤1.0%)约为569.49亿t,占煤炭资源总量的22.00%,主要分布盘县响水—晴隆中营—纳雍白兴—织金以那—黔西—仁怀一线北西、威宁羊街—可乐一线以东地区,总体呈北东向展布,煤中硫由西向南东逐渐增高。分析认为低硫煤主要形成于三角洲平原环境,其中上三角洲平原下部是低硫煤的富集地带;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潮坪复合体系区亦有低硫煤形成,但发育较差;低硫煤富煤带的分布明显受控于与三角洲平原有关的古地理环境的变化。

关键词(KeyWords): 低硫煤;沉积环境;聚煤规律;晚二叠世;贵州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郑建军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